带您全方位了解无线充电的行业新闻!

首页 > 新闻案例 > 行业资讯

无线赋能

无限可能

400-850-9189

立即咨询

公园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技术应用注意事项

发布时间:2025-04-22 13:24:21 流量次数:

1. 环境适应性验证 

需预先评估充电区域地形与气候,确保电磁场不受金属护栏、潮湿地面干扰。某滨海公园实测显示,盐雾腐蚀可使充电效率衰减15%,需采用IP68防护等级外壳。冬季积雪超过10cm时,建议启用铲雪模块保障充电区域裸露。

 

2. 电磁安全规范 

充电功率需符合ICNIRP公众暴露限值,北京某公园将发射端磁场强度控制在6.25μT以内(国标上限的40%)。儿童活动区充电桩应设置1米隔离带,避免长期暴露风险。

 

3. 安装定位校准 

采用UWB+视觉融合定位,杭州西湖试点项目通过地面预埋RFID标签,将机器人泊入精度提升至±2cm。充电区需避开乔木投影区,防止枝叶遮挡影响定位信号。

 

4. 能效管理优化 

结合光伏发电与谷电时段充电,上海世纪公园系统设定电池SOC维持在3080%区间,使电池循环寿命延长3倍。需配置异物检测功能,及时中断钥匙、硬币等金属物体引发的无效放电。

 

5. 运维监测体系 

建立电磁辐射月度检测制度,深圳人才公园配备实时监控平台,当充电效率低于85%时自动触发除尘维护。建议保留20%有线充电桩作为应急备用,防止系统故障导致服务中断。

 

无线充电技术需与机器人任务调度系统深度耦合,在提升续航能力的同时,必须平衡安全、效率与运维成本,构建稳定可靠的能源供给生态链。


最近文章

TOP
  • 在线咨询
  • 400电话

    400 850 9189

  • 官方微信

    二维码

  • 免费通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