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您全方位了解无线充电的行业新闻!
无人潜航器(UUV)是深海资源勘探、海底地形测绘、军事侦察的核心装备,其作业能力高度依赖能源系统。传统潜航器需返回母船或岸基充电,导致90%以上时间消耗在往返航程,任务效率极低。宇称时空推出的无人潜航器无线充电方案,通过“水下基站+自主对接+智能补能”模式,将潜航器有效作业时间提升300%,重新定义深海探测的“时空边界”。
行业困境:潜航器的“续航诅咒”
某海洋科考数据显示,传统AUV(自主水下机器人)单次下潜作业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,其中充电相关耗时占比超60%。以3000米级深海探测为例,潜航器往返母船一次需消耗15%电池容量,严重制约探测范围与数据采集量。此外,人工回收充电存在操作风险,在恶劣海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设备丢失。
鲁渝方案:构建“三位一体”补给体系
宇称时空无人潜航器无线充电方案由三大核心部分组成:
1. 深海充电基站:采用坐底式或悬浮式设计,配备耐压舱体(6000米水深)与太阳能+储能电池混合供电系统,可实现长期布放(≥2年);
2. 自主对接系统:潜航器搭载声呐定位模块与电磁导引装置,在100米距离内实现厘米级定位,对接过程全程自主,成功率>99%;
3. 智能能源管理平台:通过卫星通信实现远程监控,支持多潜航器分时充电调度,结合电池健康度(SOH)分析,优化充电曲线以延长电池寿命。
技术参数:硬核指标支撑深海作业
充电功率:支持1kW5kW可调,适配不同吨位潜航器需求;
传输效率:水下30cm距离效率≥85%,满足IEC 619801:2021标准;
对接时间:从定位到开始充电<5分钟,满电后自动脱离;
环境适应性:工作温度2℃~45℃,耐受盐度3040‰,抗水流速度1.2m/s。
典型案例:南海油气田管道巡检项目
在某深海油气田管道巡检项目中,客户采用2台搭载鲁渝无线充电方案的AUV,配合1座海底充电基站,实现对200公里管道的不间断监测。对比传统作业模式:
作业周期:从15天/次缩短至3天/次;
数据量:单日缺陷检测数据从500组提升至2000组;
综合成本:母船租赁费用降低70%,人工成本降低80%。
未来升级:向“能源互联网”演进
宇称时空正在研发下一代“水下能源互联网”系统,计划将充电基站与海底观测网、水下传感器节点互联互通,实现能源与数据的双向传输。公司深海技术研究院院长表示:“未来的深海作业将是‘潜航器集群+分布式能源+云平台’的协同模式,我们的目标是让无人潜航器像‘深海快递员’一样,自主完成任务并补充能源,真正实现对深海的持续探索。”